栩栩如生的剪纸、有着“脆弱艺术”之称的蛋雕、美轮美奂的泥塑……12月1日上午,记者走进西安市新城区胡家庙街道碧翠锦华社区的非遗工作室,每周都有居民在这里跟着非遗大师学习,体现了扎根民间、回归生活的非遗本质意义,一个个非遗项目,也从这里与市井生活“无缝对接”。
现场:剪纸非遗在居民手中绽放光彩
当天11:00,在社区非遗工作室里,居民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优雅安静地画图、刻纸、剪纸,展示柜里,摆放着蛋雕、泥塑等精美的非遗手工艺品。在这里,居民不仅体验到了传统非遗之美,也让非遗文化在“手把手”间绽放新的光彩。
“走进非遗,才懂历史之美、文化之美、传承之美。”张敏从小就爱剪纸,经过在社区非遗工作室系统学习,自己设计、创作,还出了一本剪纸画册,伴随着“咔嚓”声,和上下飞扬的剪刀,一张栩栩如生的合欢花图便映入眼帘。如今,在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张敏也会作为老师,将剪纸知识展示给孩子们,让这项艺术流传
“我们的学员中,有老年人也有年轻人,每周五都会开课,把非遗进社区变成非遗在社区,让更多居民感受学习非遗的永久魅力。”碧翠锦华社区党委书记黄磊说,目前工作室有“剪纸”“核雕”“蛋雕”“面塑”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5个、“雷氏剪纸”等市级非遗名录项目4个。
亮点:非遗公益活动赋能基层治理
据了解,胡家庙街道结合小区流动人口多实际,打造了社区非遗传承室。先后引入6位知名非遗技艺老师在此常驻,专门设置非遗作品展柜,长期致力于非遗文化精神传承,为社区培养了一大批非遗文化爱好者、传播者。
同时,社区非遗工作室通过体验、互动、表演等创新方式,将非遗融入社区居民群众的生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达到“活态”传承的效果,打造社区特有的文化品牌,让群众在参与的同时享受非遗文化的氛围,提升社区的服务效能。
以非遗公益活动助力社区治理,也是胡家庙街道的亮点。通过非遗赋能基层治理,街道将非遗文化与居民日常生活有机融合,开展传承非遗文化、讲述身边故事、讲好红色故事等特色文化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截至目前,社区共开展非遗传承活动132场、参与群众2000人次。
改变:从“非遗进社区”到“非遗在社区”
此外,社区采用“非遗剪纸+24节气”“非遗技艺+实用手工”“非遗制作+变废为宝”等方式,辐射周边4个社区、20余个小区院落,构建“生活+”的新联动模式,结合“非遗我来讲”、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形式,建设成为极具胡家庙地区特色的文化品牌。
“从‘非遗进社区’到‘非遗在社区’,这些既能弘扬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非遗项目,不仅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还成就了‘让非遗传承人扎根社区’的理念。”胡家庙街道相关负责人说,社区非遗工作室使得群众能够多维度感受参与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和传承人的执着坚守,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据悉,新城区胡家庙街道将继续大胆创新,推出风格鲜明的非遗体验,营造群众文化氛围,提升非遗文化魅力。让非遗散发传统魅力的同时,不断增进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编辑:新城管理员